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,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2个;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,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;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,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9个,具有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,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。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(2个):电子科学与技术、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(2个):电子科学与技术、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(2个):光学工程、计算机应用技术3 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(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)简称“西南交大”,位于四川省成都市,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,由教育部、铁路总公司、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,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、211工程、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,入选2011计划、111计划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、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、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、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、援藏计划培养单位,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成员。学校肇始于1896年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,此后屡迁校址,数度更名,而以唐山交通大学扬名海内外,素有“东方康奈尔”之美誉,尤以土木、矿冶两学科独树一帜。1952年经院系调整,更名唐山铁道学院,专事轨道交通人才培养。1964年学校内迁峨眉,1972年定名西南交通大学。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成都。2000年学校划归教育部管理。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、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,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、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、3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无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、硕士点7个,拥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入选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;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(A+)、土木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七(A-),材料科学、工程学、计算机科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%。学校设立了“青苗计划”、“雏鹰计划”、“扬华计划”、“鲲鹏计划”四大人才培育计划,共有专任教师2610人,其中科学院院士7人(含5名双聘院士)、工程院院士16人(含14名双聘院士)、29人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、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6人,有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、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;聘请了42位科学院、工程院院士以及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兼职(名誉)教授。4 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,位于成都市,是教育部直属高校,国家“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”,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高校,国家“211工程”和“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”建设高校,入选国家“2011计划”、“111计划”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.0基地、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、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、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、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、国家教育首批试点高校,中欧商校联盟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国际风险数据分析联盟创始成员。学校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建的光华大学。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内迁成都办学,成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。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。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,调入部分院校及系科组成四川财经学院;至1953年先后汇聚了西南地区17所院校的财经系科。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,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。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。1979年由四川省政府主管划归主管。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。2000年划转教育部管理。学校设有108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(含18个硕士专业学位),57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;有理论经济学、应用经济学、工商管理、法学、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,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;拥有金融学、政治经济学、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,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;有理论经济学、应用经济学、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后流动站。5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(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坐落于有“锦官城”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成都,由四川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共建,入选“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”、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”、“四川2011计划”,为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,是以地质、能源、资源科学、核技术、环境科学为优势,以化工、材料、电子、机械、信息科学、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。
文章来源:《护士进修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hushijinxiu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8/638.html